卷六 三洞經教部

卷六

三洞(並序)

三洞品格

七部(並序)

四輔

十二部

三十六部

 

◎三洞(並序)

 《道門大論》云:三洞者,洞言通也。通玄達妙,其統有 三,故雲三洞。第一《洞真》,第二《洞玄》,第三《洞神》。 乃三景之玄旨,八會之靈章,鳳篆龍書,金編玉字,修服者因 茲入悟,研習者得以還源。故《玉經隱注》云:三洞經符,道 之綱紀。《本際經》云:若有經文,具十二部,應三洞者,是 名正法。《洞真》以不雜為義,《洞玄》以不滯為名,《洞神 》以不測為用。故洞言通也。三洞上下,玄義相通。《洞真》 者,靈秘不雜,故得名真。《洞玄》者,生天立地,功用不滯, 故得名玄。《洞神》者,召制鬼神,其功不測,故得名神。此 三法皆能通凡入聖,同契大乘,故得名洞也。

然三洞所起,皆有本跡。《洞真》之教,以教主天寶君為 跡,以混洞太無元高上玉皇之氣為本。《洞玄》之教,以教主 靈寶君為跡,以赤混太無元無上玉虛之氣為本。洞神之教,以 教主神寶君為跡,以冥寂玄通元無上玉虛之氣為本也。又云: 天地是玄義,虛是精義,神是無累之義。此既三洞垂法,從仙 達聖,品級轉遷之理也。謂修學之人,始入仙階,登無累境, 故初教名洞神神寶。其次智漸精勝,既進中境,故中教名洞玄靈寶。既登上境,智用無滯,故上教名洞真天寶也。通名寶君 者,寶是可尊,君是群義,明為群生之所尊仰也。又《洞真法 》天寶君住玉清境,《洞玄法》靈寶君住上清境,《洞神法》 神寶君住太清境。此為三清妙境,乃三洞之根源,三寶之所立 也。今明玉以無雜,就體而名玉清也。上以上登逐用,而名上 清也。泰以通泰體事,故為太清也。又修道之人,初登仙域, 智用通泰,漸升上境,終契真淳。故以三境三名,示其階位之 始也。通名三清者,言三清淨土,無諸染穢。其中宮主,萬緒 千端,結氣凝云,因機化現,不可窮也。

又三洞之元,本同道氣,道氣惟一,應用分三。皆以誘俗 修仙,從凡證道,皆漸差故別,有三名。其經題目:《洞神》 即雲洞神三皇,《洞玄》即雲洞玄靈寶,《洞真》即雜題諸名, 或言以教垂文,或以色聲著體,並是難思知用,隨方立名耳。

原夫經教所出,按《業報經》、《應化經》並云:天尊曰 :吾以道氣,化育群方。從劫到劫,因時立化。吾以龍漢元年, 號無形天尊,亦名天寶君。化在玉清境,說《洞真經》十二部, 以教天中九聖,大乘之道也。《玉緯》云:《洞真》是天寶君 所出,又云:以元始高上玉帝出《上清洞真之經》三百卷,《 玉訣》九千篇,《符圖》七千章,秘在九天之上,大有之宮。 後傳玉文付上相青童君,封於玉華宮。元景元年,又封一通於 西城山中。又太帝君命榑桑太帝暘谷神王出《獨立之訣》三十 卷、《上經》三百卷行之於世。又襄城小童授軒轅黃帝《七元 六紀飛步天綱》之經。漢元封元年,西王母、上元夫人同授漢 武帝《靈飛六甲上清十二事》。又太元真人茅盈受西城王君所 傳玉珮金璫纏璇之經。又玄洲上卿蘇林真人受涓子所傳「三一」 之法。又真人王褒,漢平帝時,西城王君所傳上清寶經三十一 卷,晉成帝時於汲郡傳南嶽魏夫人。夫人之子傳茅山楊羲,羲傳許邁,邁復師南海太守鮑靚,受上清諸經。邁弟謐、謐子玉 斧,皆受《三天正法曲素鳳文》。

天尊曰:吾以延康元年,號無始天尊,亦名靈寶君,化在 上清境,說洞玄經十二部,以教天中九真,中乘之道也。《玉 緯》云:洞玄是靈寶君所出,高上大聖所傳。按元始天王告西 王母曰:太素紫微宮中,金格玉書靈寶文,真文篇目十二部妙 經,合三十六帙。又《四極盟科》云:洞玄經萬劫一出,今封 一通於勞盛山。昔黃帝於峨嵋山詣天真皇人,請靈寶五芽之經。 於青城山詣寧封真君,受靈寶龍蹻之經。又九天真王降於牧德 之台,授帝嚳靈寶天文。帝行之得道,遂封秘之於鍾山。又夏 禹於陽明洞天感太上,命繡衣使者降授靈寶五符以理水,檄召 萬神。後得道為太極紫庭真人。演出大、小劫經,中山神咒, 八威召龍等經。今行於世矣。時太極真人徐來勒,與三真人以 己卯年正月降天台山,傳《靈寶經》以授葛玄。玄傳鄭思遠, 思遠以靈寶及三洞諸經付玄從弟少傳奚,奚付子護軍悌,悌付 子洪,洪即抱朴子也。又於馬跡山詣思遠告盟奉受。洪又於晉 建元二年三月三日於羅浮山付弟子安海君、望世等。後從孫巢 甫,晉隆安元年傳道士任延慶、徐靈期,遂行於世。今所傳者, 即黃帝、帝嚳、禹、葛玄所受者。十二部文未全降世。

天尊曰:吾以赤明之年,號梵形天尊,亦名神寶君,化在 太清境,說洞神經十二部,以教天中九仙,小乘之道也。《玉 緯》云:洞神經是神寶君所出,西靈真人所傳。此文在小有之 天,玉府之中。《序目》曰:《小有三皇文》,本出《大有》, 皆上古三皇所授之書,亦諸仙人所授,以藏名山。昔黃帝東到 青丘,過風山,見紫府真人,受《三皇內文》。又黃盧子、西 岳公皆受禁虎豹之術。真人介象受乘虎之符。《八威使者受策 虎豹文》。又鮑靚於晉惠帝永康年中,於嵩山劉君石室,清齋思道,忽有刻石《三皇天文》出於石壁。靚以絹四百尺告玄而 受。後授葛洪。又壺公授費長房,亦有洞神之文。石室所得, 與今《三皇文》小異。陸修靜先生得之,傳孫游岳。游岳傳陶 隱居。其天中十二部經,未盡出世。今傳者是黃帝、黃盧子、 西嶽公、鮑靚、抱朴子所授者也。三洞既降,遂有大、小、中 乘,初、中、後法三種分別,以教於世。夫三洞者,蓋是一乘 之妙旨,三景之玄言。了達則上聖可登,曉悟則高真斯陟。龍 章鳳篆,顯至理之良詮;玉簡金書,引還元之要術。故《玉經 隱注》云:三洞經符,道之綱紀;太虛之玄宗,上真之首經矣。 豈中仙之所聞哉?《正一經》又云:三洞妙法,兼而該之,一 乘道也。

 

◎三洞品格

 《八素真經》云:太上之道有三;上真之道有七;中真之 道有六;下真之道有八。今出如左:

 《玉清隱書》

 《神虎大符》

 《金虎真符》

右是太上之道。行此真道,得為太上之真位,為上真玉皇 君也。

 《太上郁儀奔日文》

 《太上結岔奔月章》

 《太上八素奔晨隱書》

 《太微帝君飛行天綱上經》

 《高上大洞真經三十九章》

 《金闕靈書紫文上經》

 《黃老八道九真中經》

右上真之道。總而行之其道,則為上清上元真人。

 《太丹隱書朝真上經玉帝神符》

 《三天正法鳳真之文九真升玄文》

 《三元布經四真之章太上金策》

 《方諸洞房玉字上經六甲靈飛符》

 《靈寶秘符三皇內文天文大字》

 《青要紫書曲素訣詞三五順行經》

右中真之道。總而行之,則為上清中道真人。

 《上清九化十變三九素語》

 《丹景道精隱地八術》

 《天關三圖玄皇玉書》

 《神州七變七轉洞經》

 《紫度中方石精玉馬水母經》

 《絳綠黃道玉目龍書眾文》

 《素奏中章五行秘符》

 《五帝玉女上元五書》

右下真之道。總而行之,則為上清下元真人也。

元始天王告西王母曰:太上紫微宮中,金格玉書,靈寶真 文篇目有十部妙經,合三十六卷,是靈寶君所出,高上大聖所 撰。具如靈寶疏釋,有二十一卷已現於世,十五卷未出。孟法 師云:高玄大法師夏禹師仙公所撰十卷,及《修行要用》五卷, 足為三十六,合為六卷,即今世所行。其後分有內教十卷,即 是升玄之文,亦世所行也。按《太玄都四極盟科》曰:洞玄經 萬劫一出,今封一通於太山,一通於勞盛山。元始天王告西王母云:太上紫微金格玉書靈寶真文十部妙經,太上所秘,不盡 傳世。王母所得,詎已極源;五嶽所藏,亦多不備。龜山西室, 王屋南洞,天經備足。昔黃帝登峨嵋山,詣天真皇人請受此法, 駕龍升玄。帝嚳之時,九天真王駕九龍之輿,降牧德之台,授 帝嚳此法。帝后封之於鍾山。夏禹所感之書出見,有異今略序 者。按《真一自然經》云:太極真人夏禹,通聖達真。太上命 鈔出靈寶自然經,分別有大、小劫品經、《棲山神咒八威召龍 神經》云:小劫至時,必脫大水焉。又云:徐來勒等三真,以 己卯年正月一日日中時,於會稽上虞山傳仙公葛玄。玄字孝先。 後於天台山傳鄭思遠、竺法蘭、釋道微。道微傳吳主孫權等。 仙公升化,令以所得三洞真經,一通傳弟子;一通藏名山;一 通付家門子孫,與從弟少傳奚。奚子護軍悌,悌子洪。洪又於 馬跡山詣思遠,盟而授之。洪號曰「抱朴子」。抱樸以建元六 年三月三日於羅浮山,隆安之末傳道士任延慶、徐靈期之徒。 相傳於世,於今不絕。《玉緯》云:昔元始天王以開皇元年七 月七日丙午中時,三天玉童傳皇上先生教曰:若白簡青菉之人,自然得乎此法。又虛無先生傳於唐堯,後聖帝君命小有天王撰 集宣行。青童君云:自唐堯之後,得上文者乃七千人。此飛龍 玄升,或淪化潛引,不可具記。得道者皆藏文五嶽。經內明三 劫化主,及開皇劫,以此妙經生天立地。大聖應於始青之中, 號元始天尊,或太上道君。人天化主,此如三寶科釋,今不具 詳。《玉經隱注》云:《三皇天文》、或雲《洞神》、或雲《 洞仙》、或雲《太上玉策》。洞仙者,明此教法能通行者登太 清仙,故曰洞仙也。玉策者,是策進之名,亦是扶持之目,謂 策勤行者,扶持使仙也。《三皇文》者,《洞神》第十四云: 第一《天皇文內字》。字者,志也。明天使人仰觀上文,心識 覺悟,內志習勤,外不炫耀。第二《地皇內記書文》。文者,明也。內學志明,記正無惑,舒以廣濟,緣明至極也。第三《 人皇文》。文者,明也。人能俯察地理,法地則天,定內安外, 普度無窮,同歸玄門,由學所得。此並經釋也。又稱《三皇經 》者,謂三皇各受,隔世稟行。又八帝之經,亦是隨方為化。 猶如靈寶一文,五帝分寶,即為五帝文。鮑南海《序目》云: 上古初以授於三皇,名之《三皇文》也。《洞神》第六又云: 仙人曰:皇文乃是三皇已前,鳥跡之始大章者也。第三又云: 皇文帝書,皆出自然,虛無空中,結氣成字。又云:本源無異 矣。至於三皇,各受一部,分為三元,三才之道也。第十三卷 云:三元八會,自然成文。方丈懸空,字字各現。第十四云: 得失由人,此文不滅;聖真寶之,鎮太極宮中也。

 《序目》云:《小有三皇文》本出《大有》,皆上古三皇 所受之書也。《天皇》一卷,《地皇》一卷,《人皇》一卷, 凡三卷,皆上古三皇時所授之書也。作字似符文,又似篆文, 又似古書。各有字數。神寶君所出,西靈真人所撰。此文在小 有之天,玉府之中。諸仙人授之,以藏諸名山石室,皆不具足, 唯蜀郡峨嵋山具有此文。昔仙人智瓊以《皇文》二卷,見義起 不能解,遂還之。王公以帛公精勤所得,傳之賢達,宣行至今。《大字序說》十四篇,是天文次第之訣。《小有經下記》所載 十一卷,推部本經,分別儀式,合一十四卷。今孟先生所錄者, 是其山中所傳,猶十一卷。此二本並行於世。抱朴子云:昔黃 帝東到青丘,過風山,見紫府先生,受《三皇內文》。晉時鮑 靚學道於嵩高,以惠帝永康二年於劉君石室清齋,忽有《三皇 文》刊石成字,乃依經以四百尺絹告玄而受。後亦授葛洪。按《三皇經序》云:鮑君所得石室之文,與世不同,洪或兼受也。 陸先生時所得初傳弟子孫游岳,有四卷而已。孫後傳陶先生。 先生分析支流,稍至十一卷耳,即山中所傳者是。《命召咒文》云:三皇治世,各受一卷以理天下。有急,皆召天地鬼神敕 使之,號曰《三墳》。後有八帝,次三皇而治。人各授一卷, 凡八卷,號曰「八索」。八帝之治,邪鬼逆竄。黃帝述以斷邪 惡。

 

◎七部(並序)

夫七部者,蓋乃總道化之教方,統玄門之正典,包羅群藝, 綜括眾文。六綜之辯莫階,五時之說非擬。睹斯法海,靡不成 真;涉此慈波,鹹皆捨偽者也。

七部者,今因《正一經》次;一者洞神部、二者洞玄部、 三者洞真部、四者太清部、五者太平部、六者太玄部、七者正 一部,前之三部,已如三洞義釋。今釋後四:言太清者,孟法 師云:大道,氣之所結,清虛體大,故曰太清,以境目經也。 今謂此經是從所輔之境得名,何者?此經既輔洞神,洞境是太 清故也。亦未必示者,此經既明金丹之術,服御之者遠升太清, 故言太清也。太平者,太言極太,平謂和平。明六合太通為一, 正平之氣斯行,故《太平經》云:今平氣行矣。平亦是安。又 云:欲復古太平之法,先安中氣也。又云:三五氣和,日月常 光明,乃為太平。《爾雅》云:明,成也。此亦可訓明。言明 君治世,成濟品物,為太平也。或有解雲三階正為太平。或有 解雲景星現曰太平。此並一事為釋耳。今明此經現世,能使六 合同風,萬邦共軌,君明物度,可謂太平也。太玄者,孟法師 雲是太玄都也。今為老君既隱太平之鄉,亦未詳此是何所,必 非攝跡還本,遣之又遣,玄之又玄,寄名太玄耶?此經名太玄者,當是崇玄之致,以玄為太,故曰太玄也。若言起自玄都, 不無此義。但七部皆爾,非獨此文也。正一者,《盟威經》云 :正以治邪,一以統萬。又言:法文者,法以合離,文以分理。 此言眾生離本,所以言離,故下文云:反離還本,合真捨偽, 由法乃成。言「統萬」者,總攝一切,令得還真,故下文云: 一切學士,覺悟少欲,欲少近乎道宗,宗道在乎戒也。《治邪 文》云,眾生根粗,去道賒邈。大道慈悲,立法訓治,趣令心 開,兩半成一,一成無敗,與常道合真。故曰「正一法文」也。 通言「部」者,以部別為義。三部通名「太」,正一獨稱「正」 者,以三部輔於三洞大法,故言「太」。正一既遍陳三乘,簡 異邪道,故稱為「正」也。

◎四輔

△第一太清者太一為宗

 《老君演說建豐經》云:微妙之旨,出於太清。《天老秘 讖經》云:生道實妙,人不釋誠;釋誠不倦,升太清也。《九 君申明道要》云:《太清中經》,元始出來;出於老君,傳付 元君、九皇真人,祖習不絕,皆開此君也。《正一經》云:《 太清金液天文地理》之經四十六卷。此經所明,多是金丹之要。 又著緯候之儀,今不詳辯。按黑錄所明,即漢安元年,太上以 此經四十六卷付於天師,因此至今也。

△第二太平者三一為宗

 《老君所說》甲部第一云:學士習用其書,尋得其根;根 之本宗,三一為主。《玉緯》云:太平者,六合共行正道之號 也。今宛利世界九州八十一域,擺除六天,上問神人,詳說古 道,家國安寧,長居慶樂。丁部第四云:欲知吾道大效,付賢 明道德之君,使其按用之,立與天地乃響應,是其大明效證驗 也。甲部第一又云:誦吾書,災害不起,此古賢聖所以候得失 之文也。又云書有三等:一曰神道書,二曰核事文,三曰浮華 記。神道書者,精一不離,實守本根,與陰陽合,與神同門。 核事文者,核事異同,疑誤不失。浮華記者,離本已遠,錯亂 不可常用,時時可記,故名浮華記也。又云:澄清大亂,功高 德正,故號太平。若此法流行,即是太平之時。故此《經》云 應感而現,事已即藏。又云:聖主為治,謹用茲文;凡君在位, 輕忽斯典。然其卷數,或有不同。今甲乙十部合一百七十卷, 今世所行。按《正一經》云,有《太平洞極》之經一百四十四 卷。今此經流亡殆將欲盡。此之二經,並是盛明治道,及證果 修因,禁忌眾術等也。若是一百四十卷《洞極經》者,按《正 一經》,此漢安元年太上親授天師,流傳茲目。若是甲乙十部 者,按《百八十戒》云,是周赬王時,老君於蜀郡臨邛縣授於 琅琊於吉,爾來又隱。近人相傳云:海嵎山石函內有此經。自 宋梁以來,求者不得。或往取之,每值風雨瞑暗,雷電激揚。 至陳祚開基,又屢取不得。每至山所,風雨如故。至宣帝立, 帝好道術,乃命太平周法師,諱智響往取此經。法師挺素清高, 良難可序。受請至山,清齋七日,將就取經。未展之頃,朝雲 暗野,曉霧昏山。師拜禮進趨,天光開朗。乃命從人數十,齊 心運力,前跪取函,函遂不得開。法師斂氣開之,乃見此經,請還台邑。帝乃具禮迎接,安於至真觀供養。經放大光明,傾 國人民並皆瞻仰。帝命法師於至真觀開敷講說,利安天下,時 稱太平。自此以來,其文盛矣。帝因法師得此經,故號法師為 太平法師,即藏靖法師之稟業也。

△第三太玄者重玄為宗

 《老君所說故經》云:玄玄至道宗。然其卷數,亦有不同。《正一經》云:《太玄道經》二百七十卷。今《玉緯》所撰, 止有一百三十五卷。又非儘是本經,餘者不見。當時運會未行, 然此經所明,大略以玄為致,故《太玄經》云:無無曰道,義 極玄玄。樂真人云:《道德五千文》,茲境之經也。舊雲《道 德經》有三卷。《玉緯》云:其中經珍秘,部入太清。亦未詳 此解。按《西升序》云:列以二篇,乃河濱授於漢文。又云:《素書》二卷,尹喜所受,凡得五卷。既說有三時,玄靖法師 開為三部,宗致《道德》二卷,是先說以道德為體,其致則總, 以其文內無的對揚之旨故也。《西升》次說以無慾為體,故雲 當持上慧,源妙真一。後說既盛明真一,故以真一為體。其源 流者,所授尹生五卷,由漸甚多,今不更說。通諸一部者,按《正一經》云:太上親授天師《太玄經》,有二百七十卷。推 檢是漢安元年七月得是經。爾來傳世,乃至今日。但其零落闕 遺,亦是運還天府耳。

△第四正一者真一為宗

 《太上所說正一經》,天師自云:我受於太上老君,教以 正一新出道法。謂之新者,物厭故舊,盛新新出,名異實同。學正除邪,仍用舊文,承先經教,無所改造,亦教人學仙,皆 用上古之法。王長慮後改易法師,故撰傳錄文,名為《正一新 出儀》。故天師云:後世男女,必改吾法。貪財愛色,不施散 一切。汝曹重簷地獄為家,宜各慎之!《正一經》云:《正一 法文》一百卷,今孟法師錄亦一百卷,凡為十帙。未知並是此 經不耳。斯經所明,總述三乘之用。故此經云:《正一》遍陳 三乘。王長所撰《新出之儀》四十卷,但未有次第。長既隨師 升玄,於時多承口訣,秖錄為卷名,未詮次第也。其源流者,《玉緯》云:昔元始天王以開皇元年七月七日丙午中時,使玉 童傳皇上先生白簡青菉之文,自然得乎此法。虛無先生傳於唐 堯,又後聖帝君命小有天王撰集宣行。青童云:自爾之後,得 此文者乃七千人。皆飛龍玄升,或淪化潛引,不可具記。得道 者藏文五嶽,精思積感,先得此文。此文極妙,得之隨緣。文 來或出河洛,或戒經方,依因結果也。漢末有天師張道陵,精 思西山,太上親降,漢安元年五月一日,授以三天正法,命為 天師;又授正一科術要道法文。其年七月七日,又授《正一盟 威妙經》、三業六通之訣,重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。按《正一 經治化品目錄》云:《正目經》九百三十卷,符圖七十卷,合 千卷。付天師《正一》百卷即在其內。後會教重,自當具顯道 本。《尊卑經》云:真經要妙,其文無雙,三十六萬四千正言 無數,不離正一。演氣布化,《五千》為宗,真精要妙,三洞 為最也。然此法雖復久遠,論其所盛,起自漢朝。天師既升天 後,以此法降與子孫、弟子、嗣師、系師,及諸天人一切內外 至信者,修行傳習。屢有傳道之人,今不具載。此文因此行矣。 謹按《正一經圖科戒品》云:太清經輔洞神部金丹以下仙業; 太平經輔洞玄部,甲乙十部以下真業;太玄輔洞真部,《五千 文》以下聖業。《正一法文》宗道德,崇三洞,遍陳三乘。《太平經》云:輔者,父也。今言三太輔三洞者,取其事用相資, 成生觀解,若父之能生也。眾生鈍劣,聞深教不解,更須開說 翼成,方能顯悟,即是扶替之義也。

 

◎十二部

夫十二部經者,蓋是通三乘之妙訓,貫七部之鴻規;尋之 者知真,玩之者悟理;實出生死之津梁,入大道之途徑。故《 正一經》云:三乘所修,各十二部。

夫十二部道義,通於三乘。今就中乘為釋,余例可知。十 二者:第一本文,第二神符,第三玉訣,第四靈圖,第五譜錄, 第六戒律,第七威儀,第八方法,第九眾術,第十記傳,第十 一讚頌,第十二表奏。言本文者,即三元八會之書,長行元起 之說,其例是也。紫微夫人云:三元八會之書,太極高真所有。 本者,始也,根也。是經教之始,文字之根。又為得理之元, 萬法之本。文者,分也,理也。既能分辨二儀,又能分別法相。 既能理於萬事,又能表詮至理。如木有文,亦名為理也。不名 真文者,十二義通三乘真文教主中,洞非通義也。神符者,即 龍章鳳篆之文,靈跡符書之字是也。神,則不測為義;符,以 符契為名。謂此靈跡,神用無方,利益眾生,信若符契。玉訣 者,如河上釋柱下之文,玉訣玉訣:對奧秘經文的闡幽釋難。 解金書之例是也。玉名無染,訣語不疑。謂決定了知,更無疑 染。靈圖者,如含景五帝之像,圖局三一之形,其例是也。靈, 妙也;圖,度也。謂度寫妙形,傳流下世。譜錄者,如生神所 述三君,立本所陳五帝,其例是也。譜,緒也;錄,記也。緒記聖人以為教法,亦是緒其元起,使物錄持也。戒律者,如六 情、十惡之例是也。戒者,解也,界也,止也。能解眾惡之縛, 能分善惡之界,防止諸惡也。律者,率也,直也,栗也。率計 罪愆,直而不枉,使懼慄也。威儀者,如齋法典戒,請經軌儀 之例是也。威是儼嶷可畏,儀是軌式所宜,亦是曲從物宜,為 威法也。方法者,如存三守一,制魄拘魂之例是也。方者,方 所;法者,節度修行。治身有方所節度也。眾術者,如變丹煉 石,化形隱景之例是也。眾,多也;術,道也。為趣至極之初 道也。記傳者,如道君本業,皇人往行之例是也。記、志也; 傳,傳也。謂記至本業,傳示學人。讚頌者,如《五真新頌》、《九天舊章》之例是也。贊以表事,頌以歌德,故《詩》云: 頌者,美盛德之形容。亦曰偈。偈,憩也。以四字,五字為憩 息也。表奏者,如六齋啟願,三會謁請之例是也。表,明也; 奏,湊也。謂表心事,上共湊大道。通言部者,以部類為義, 亦以部別為名。謂別其義類以相從也。無方釋義,十二互通, 從通制別,意如前釋。然十二部內,唯本文有通相、別相,以 十二部皆是文字為得理之本,通名為本文。本文猶是經之異名。 十二部既通名為經,是通相本文也。於通相文內,則出一部是 五篇真文,有生天立地之能,是一切法本,為別相本文也。不 可言十二部皆是玉訣,別出一部是別相玉訣也。餘部例然。又 有長行為偈本稱本文者。余二乘經望此可知。本文是生法之本, 數自居前。既生之後,即須扶養,故次辯神符。八會雲篆,三 元玉字,若不諳煉,豈能致益?故須玉訣,釋其理事也。眾生 暗鈍,直聞聲教,不能悟解,故立圖像,助以表明。聖功既顯, 若不祖宗物情,容言假偽,故須其譜錄也。此之五條,生物義 定,將欲輔成,必須鑒戒,惡法文弊,宜前防止,故有戒律。 既捨俗入道,出家簉於師寶,須善容儀,故次明威儀也。又前乃防惡,宿罪未除,故須修齋軌儀,悔已生惡也。儀容既善, 宿根已淨,須進學方術,理期登真要。假道術之妙,顯乎記傳, 論聖習學,以次相從也。亦是學功既著,名傳竹帛,故次記傳。 始自生物,終乎行成,皆可嘉稱,故次有讚頌。又前言諸教, 多是長行散說。今論讚頌,即是句偈。結辭既切,功滿德成, 故須表申靈府,如齋訖言功之例,故終乎表奏也。又前十一部, 明出世之行;後之表奏,祛世間之災。如三元塗炭,子午請命 之流,皆關表也。

 

◎三十六部

三乘之中,乘各有十二部,故合成三十六部也。論其相攝 者,一往大乘具有三十六部,中乘具有二十四部,小乘唯十二 部。何者?以大得兼小故也。又大乘得學小,為遍行也。小不 得兼學大,故止十二。中乘可知。此遠論界內化門意也。再論 三洞,即是會前三乘入此一乘,故三洞、大乘唯一耳。而又約 三洞開三乘者,此欲示一乘之內,無所不包。又云有二經不同 :一者,太玄部《老君自然齋儀》云:經有三條:一曰天經, 天真所修;二曰地經,洞天所習;三曰人經,世間所行三景之 法。相通而成一,曰三乘。三乘之用,各有十二部,交會相通, 總曰三十六部。十二條:一曰無為,二曰有為,三曰無為而有 為,四曰有為而無為,五曰續愛,六曰斷愛,七曰不斷不續, 八曰分段,九曰無斷,十曰知微,十一曰知彰,十二曰適用。 當境而曰十二部。隱顯兼施則有七十二部。今謂此文所出前之 三經,自可是教。後之十二,意在行也。二者,正一所明十二者:一者心跡俱無為,二者心無為跡有為,三者心有為跡無為, 四者捨家處人間,五者攜家入川澤,六者出世與人隔絕,七者 與世和光同塵,八者斷欲斯斷,九者不斷而斷,十者游空中, 十一者在地下,十二者住天上。三乘皆有十二,故成三十六部 也。釋此文意,已在位業義科。但此兩經名味不同者,亦當教 義自是一途之說耳。太玄所出,多據於心;正一所明,通論心 跡。但太玄十二中第八一事言分段,考事涉跡,又不顯十二部 經科。